• 1
  • 2
  • 3
  • 4
  • 5

【中心视点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普惠推动精准扶贫,助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20-04-03 阅读:

  研究背景

  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中央提出“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对生态补偿提出更高要求,将生态补偿环境目标与农村发展生计目标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

  蒲晓婷  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兰州大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评估标准及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负责多项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项目,在生态扶贫及低碳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摘要:黄河流域甘肃段是贫困地区也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区域,为实现消除贫困和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积极建立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价格体系,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方向,拓宽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全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态补偿 生态普惠 精准扶贫

  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中央提出“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对生态补偿提出更高要求,将生态补偿环境目标与农村发展生计目标联系起来。生态普惠是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成为全民共享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绿色福利。省内外对环境与贫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对如何打破环境与贫困恶性循环、启动生态与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有诸多尝试。在生态补偿主流化与脱贫攻坚决胜时期,甘肃省要立足省情,多管齐下,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消除贫困和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

  一是积极推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补偿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模式。黄河流域甘肃段是贫困地区也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区域,生态资源良好的区域大多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从而约束和限制了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方式的路径和效果。推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补偿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取得扶贫脱贫效果的同时,不减少(甚至增加)生态资源的存量。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扶贫的财政奖励制度是大势所趋,积极开展和创新生态扶贫财政奖励政策的新试点,很有必要。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指数为依据,结合生态扶贫指数应用,制定财政奖励标准。

  二是建立生态资产定价体系,提升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和扶贫效应。要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建立绿色资产定价体系是关键。实践中,生态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市场程度不是很高。由于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定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导致了生态扶贫产业的益贫性比较低,生态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收益较小。只有完善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定价制度,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和绿色资产收益才能充分放大。探索生态资源定价机制,尝试建立生态资产交易平台,开展生态资产抵押、质押等金融制度,将会充分放大生态扶贫效应,提升扶贫脱贫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扶贫效果。结合扶贫脱贫,构建和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体系,重点是完善以生态扶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以生态扶贫指数评价为依据,建立相对完善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在资金来源上,应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来源、补偿途径、补偿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确保生态补偿扶贫的有效性。第二,在补偿对象上,在满足生态补偿式扶贫的条件下,补偿资金使用可向贫困人口倾斜,对作出生态贡献的贫困群体补偿数额要高于正常补偿数额,这是基于公平的原则。第三,在补偿用途上,可成立专门补偿资金账户,也可以成立绿色产业扶贫基金,进一步提升扶贫脱贫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搭建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纽带”。首先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方向,公众通过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立足于市场机制,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其次全民践行生态普惠制,购买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态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另外,可引导一些品牌企业参与,推动扶持绿色企业发展,商家通过加入联盟,实现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再次升级,并可以积极拓展产品销路,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扶持绿色企业发展,进而带动广大农村绿色种养业等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最终畅通公众、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促进公众生态意识的提升以及生态文化的培育,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绿色生活代言,为绿色产品代言,让绿色生活有价值,生态产品增价值,助力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

  微信号 : lzeeex

  联系我们:0931-8869300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