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视角】McKinsey:2060碳中和:中国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21-03-25 阅读:

  3月20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施南德线上出席会议并演讲。为此,麦肯锡带来了《2060碳中和:中国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主题报告,探讨城市在中国脱碳化进程上的重要作用。报告第一节首先从国际视角出发,阐述一个城市如何达到零碳排放。第二节 探讨了北京如何成为脱碳化和低碳技术发展的领先者。第三节分析了中国城市如何推动区域甚至全球脱碳化进程。最后,第四节就公共和民间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提出了建议。

  

 

  《2060碳中和:中国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报告

  施南德在会上表示,“过去5年,中国在绿色领域也开展了非常多的研究,中国在可持续技术和发展领域发表了很多论文,过去10年发表的论文达到3万多篇。展望未来,疫情之后对中国来说有独特的机遇,可以加速向碳中和迈进。”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施南德

  施南德表示,新冠疫情施虐全球,对人们的生命和生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威胁正在悄然迫近:气候变化。

  中国的碳排放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8%,目前,中国已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施南德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殊为不易,但却势在必行。

  2018年,中国拥有全球95%以上的电动公交车和近一半的乘用电动车(EV)。到2024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将占全世界的40%。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使用比重,中国正加快构建绿色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但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煤炭的持续依赖,也意味着中国迈向碳中和之路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要实现各自的碳排放目标,城市应将采取的行动优先排序,同时确保实施的各项条件到位。麦肯锡在报告中列出了五大优先事项:

  一、零碳电网

  二、提高建筑物能源使用效率

  三、鼓励新一代出行方式:城市脱碳需要更好、更清洁的出行方式。城市应加快以公共交通出行为导向的开发,倡导使用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出行,发展新一代汽车,包括货运车。

  四、做好消费者需求管理:带动客户和各产业参与脱碳化——比如,推广低碳做法,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城市实现自己的碳排放目标。

  五、加大低碳技术投资力度

  麦肯锡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绿氢需求将从现在的几近于无,上升到1800万吨,需求主要来自钢铁厂和交通运输业。

  

 

  麦肯锡认为,城市在中国脱碳化进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15个大型城市,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GDP。城市既是经济增长,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泉。但城市也具备了行动的条件。在区域层面,城市可以鼓励和支持所在地区的脱碳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区域内大力推广绿色基础设施。

  二、采用区域排放核算。

  三、实现地区产业升级,让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再依赖于高能耗产业。

  四、大城市可分享最佳做法和政策。

  在国际层面,城市因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金融专长,可以在推进脱碳化和制定气候政策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包括:

  一、调动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二、与合作伙伴联手打造创新示范项目。

  三、支持高级别协商与合作。

  城市是脱碳化的重要力量,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个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公共部门,可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韧性城市,包括:成立公私合作机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养长期韧性,启动绿色复苏。而对于私营部门,可将可持续性融入战略和工作中,包括:制定零碳战略;反思传统工作方式;应用高科技能力。

  施南德指出,展望未来,将会出现三大趋势。一是人口将持续涌入城市。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50年,超过三分之二(68%)的全球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区域。仅仅中国就会贡献2.25亿的新增城市居民。二是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在造福民众的同时也会给自然资源带来压力。三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增强。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城市领导人、企业和居民需要勠力同心,合力应对这些趋势带来的挑战。